Spratly Islands of China Spratly Islands belongs to China Spratlys - Nansha Islands (Spratly Islands) of China
www.spratlys.org | Spratly Islands Maps | Spratly Islands News | Spratly Islands History | Spratly Islands Forums | Links
Spratlys > News > Chinese News > May 2004

Category: @News  @China


现代"精卫"奋战孤岛 暗礁上崛起人造陆地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news.dayoo.com   2004年05月08日 09:11   来源: 广州日报


  喝压舱水患上痢疾

  张震涛曾经担任海军南海工程设计院院长,30年来,他参与和主持重大国防工程设计、施工任务,获军队科学进步一、二、三等奖各一次,荣立二等功两次,三等功四次,今年又获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类岗位津贴奖。

  早在1979年,张震涛刚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踏上西沙群岛考察,从此和南海诸岛结下了不解之缘。“当时,西沙条件非常艰苦,刚上岛,我们只看见老鼠到处乱窜,大的比小猫大多了,不多会儿,腿就被蚊虫咬肿了一圈。”

  岛上最困难的是没有淡水,生活用水要靠船只运输,“一般隔半个月,船才会送一次水,水是定指标分配的,每人每天一小杯,根本不够喝,洗澡就更没这概念了。”

  由于没有水,张震涛就喝船上存了一两年的压舱水,“都沉着铁锈,散发出恶臭味。”结果,喝坏了肚子,他患上严重痢疾,最后痛得昏迷过去。直到现在,张震涛的肠炎还时常发作。

  为了获得科学的海水测量数据,张震涛和同事们前后在西沙生活了4年,每天都坚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。

  让混凝土在海水中凝固

  1990年,张震涛接到上级任务,“在南沙群岛时隐时现的礁盘上堆砌出‘人造陆地’”,此时,他的肠炎刚好发作,但他二话没说就上了岛。

  上岛后,张震涛每天拄着拐棍测量数据,多年的海岛工作,让他意识到这次的任务非同寻常,“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是,混凝土浇注必须在海水中进行,此前“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技术”只能在淡水中运用,海水中运用在世界上还从未有过。我们只能依靠自己,在礁盘上作试验获得数据。”

  “刚上岛,我们就遇上台风,那次台风实在太厉害了!一个大浪头,能把20多吨的东西打出数十米远。当时,我们被台风困在海岛上足足一个星期,为了保护实验数据,好几次差点被风浪打下海。”

  目标实现的关键是拿出最合适的配合比,张震涛带领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。一次次的失败,一次次的重来。究竟试验了多少次,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们终于在近2米深的海水中试验成功。

  用珊瑚石取代河砂建礁

  问题接踵而来。海岛上一无所有,用于建“人造陆地”的砂石料和搅拌混凝土的淡水都得从大陆运来,一吨淡水的费用与一吨油的价格相差无几。如此大的工程需要从大陆运来多少砂石料和淡水呀!张震涛突发奇想:能不能就地取材,用珊瑚石取代河砂,用海水取代淡水呢?

  “我提出这一想法后,许多人认为要攻克这一国际难题,只能是做梦。他们认为珊瑚礁砂从海水中挖掘出来,多孔疏松,本身含盐量高,再加上用海水搅拌,就会使珊瑚混凝土中的钢筋迅速锈蚀,建造后的工程将会是一堆豆腐渣。”

  张震涛带领技术人员埋头做试验,经过数百次的计算和试验,终于取得了“海水拌养珊瑚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和阻锈技术”的成功。该技术使得海水拌养的珊瑚钢筋混凝土,能够和普通碎石、河砂混凝土一样在南海诸岛的工程中使用。

  随后,这一成果在南沙、西沙的各项重大工程中得到普遍运用,为国家在西沙、南沙的工程建设中,每立方米分别节约280元和738元。经专家鉴定,这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当时远海工程施工技术史上的空白。

  多年来,张震涛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。直到现在,全家还分居三地,爱人在湛江,儿子在广州,他则在孤岛上。

  张震涛告诉记者,1998年底,为了国家一项极为重要的海防工程建设。他在海岛工地上珍惜分分秒秒,奋战116个日日夜夜,创出了建礁施工史上最快速度,为后来的南沙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。当他从南沙胜利归来时,却发现孩子高考未能考好。

  不过张震涛开心地告诉记者,儿子后来通过努力,现已在部队当上了助理工程师,“将来要让他子承父业,继续建优质工程!”(王锋)